2025年福建高考634分物理能上什么大学,公办大学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8-27 16:56:16 来源:中考助手网 www.zhongkaohelp.com今年很多福建考生咨询高老师,关于孩子成绩物理634分上什么大学,如何选择一所公办大学,其实如何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很简单,本文将详细的为大家介绍关于物理634分能上什么大学的详细解读和步骤。

一、福建高考634分能上什么大学公办物理
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福建高考634分物理可以上大学具体名单有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今年福建高考634分物理冲稳保院校名单表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高考Ai志愿助手:网站功能数据最全的网站,系统功能比较齐全,内含20余个功能模块,从分数录取到院校专业介绍,涵盖全部填报筛选大学的功能组,为考生及家长节约筛选时间,通过高考志愿智能推荐、志愿咨询、前辈观点等板块,高考考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高考目标院校。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zy.gkjzy.com/
二、福建高考634分物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哪些
| 序号 | 大学名称 | 性质 | 年份 | 科目/批次 | 招生省份 | 最低数 | 位次 |
|---|---|---|---|---|---|---|---|
| 1 |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5 | 1325 |
| 2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7 | 3225 |
| 3 | 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4 | 3658 |
| 4 | 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5 | 1325 |
| 5 | 同济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6 | 2137 |
| 6 | 同济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8 | 1950 |
| 7 | 同济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9 | 1852 |
| 8 | 同济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1 | 1685 |
| 9 |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9 | 2962 |
| 10 |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0 | 2843 |
| 11 |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选考政治)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2 | 2592 |
| 12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13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4 | 3658 |
| 14 | 武汉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0 | 1771 |
| 15 | 武汉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4 | 1395 |
| 16 | 南开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4 | 2367 |
| 17 | 南开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7 | 2044 |
| 18 |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1 | 1685 |
| 19 |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4 | 1395 |
| 20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21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8 | 3083 |
| 22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7 | 2044 |
| 23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地理))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7 | 2044 |
| 24 | 上海财经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7 | 3225 |
| 25 |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2 | 3979 |
| 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1 | 1685 |
| 27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3 | 1482 |
| 28 |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1 | 4148 |
| 29 |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6 | 1241 |
| 30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8 | 1950 |
| 31 |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2 | 2592 |
| 32 |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8 | 1950 |
| 33 |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1 | 1685 |
| 34 | 厦门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19 | 4478 |
| 35 | 厦门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19 | 4478 |
| 36 | 厦门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4307 |
| 37 | 厦门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4307 |
| 38 | 厦门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39 | 厦门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40 | 天津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41 | 天津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4 | 3658 |
| 42 | 东南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6 | 2137 |
| 43 | 北京邮电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6 | 3375 |
| 44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4307 |
| 45 | 中山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5 | 3511 |
| 46 | 中山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8 | 3083 |
| 47 | 中山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2 | 2592 |
| 48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19 | 4478 |
| 49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50 |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7 | 3225 |
| 51 | 中央财经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52 | 四川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4307 |
| 53 | 四川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2 | 3979 |
| 54 | 四川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55 | 山东大学(物理+选考化学且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6 | 2137 |
| 56 | 中南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1 | 4148 |
| 57 | 中南大学(物理+选考化学且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58 | 吉林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4 | 2367 |
| 59 |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60 | 天津医科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4307 |
高考志愿为什么会被退档
退档就是考生的分数进入了所填报院校的投档线,档案被高校提档了,却被退了回来,最终没有被录取。被退档后的考生,不再有其他志愿检测的机会,该批次的报考宣布结束。
①分数线没有达到专业分数线,并且不服从调剂。
②不符合所报专业的特殊要求(如体检结果不符合、单科成绩不达标、外语不符合、性别原因等等)。
③调档比例。大部分院校实行105%(行志愿)及120%(顺序志愿)的调档比例,你可能就是这5%或20%的“边缘生”导致退档。
一、2023年福建三明市高考状元是谁最高分多少

一、福建三明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每年福建三明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福建三明市高考总分为福建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2033年福建三明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暂未得到公布消息,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历年福建三明市高考最高分状元信息,以及福建高考一分一段表数据信...查看更多
二、2023年福建宁德市高考状元是谁最高分多少

一、福建宁德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每年福建宁德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福建宁德市高考总分为福建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2033年福建宁德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暂未得到公布消息,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历年福建宁德市高考最高分状元信息,以及福建高考一分一段表数据信...查看更多
三、2023年福建莆田市高考状元是谁最高分多少

一、福建莆田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每年福建莆田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福建莆田市高考总分为福建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2033年福建莆田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暂未得到公布消息,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历年福建莆田市高考最高分状元信息,以及福建高考一分一段表数据信...查看更多
四、2023年福建泉州市高考状元是谁最高分多少

一、福建泉州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每年福建泉州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福建泉州市高考总分为福建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2033年福建泉州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暂未得到公布消息,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历年福建泉州市高考最高分状元信息,以及福建高考一分一段表数据信...查看更多
五、2023年福建漳州市高考状元是谁最高分多少

一、福建漳州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每年福建漳州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福建漳州市高考总分为福建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2033年福建漳州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暂未得到公布消息,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历年福建漳州市高考最高分状元信息,以及福建高考一分一段表数据信...查看更多
六、2023年福建龙岩市高考状元是谁最高分多少

一、福建龙岩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每年福建龙岩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福建龙岩市高考总分为福建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2033年福建龙岩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暂未得到公布消息,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历年福建龙岩市高考最高分状元信息,以及福建高考一分一段表数据信...查看更多
七、2023年福建南市高考状元是谁最高分多少

一、福建南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每年福建南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福建南市高考总分为福建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2033年福建南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暂未得到公布消息,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历年福建南市高考最高分状元信息,以及福建高考一分一段表数据信...查看更多
八、2023年福建福州市高考状元是谁最高分多少

一、福建福州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每年福建福州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福建福州市高考总分为福建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2033年福建福州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暂未得到公布消息,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历年福建福州市高考最高分状元信息,以及福建高考一分一段表数据信...查看更多
九、2023年福建高考状元是谁最高分多少

一、福建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每年福建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福建高考总分为福建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2033年福建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暂未得到公布消息,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历年福建高考最高分状元信息,以及福建高考一分一段表数据信息。二、福建高考历年最高分及状...查看更多
十、2023年福建厦门市高考状元是谁最高分多少

一、福建厦门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每年福建厦门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福建厦门市高考总分为福建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2033年福建厦门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暂未得到公布消息,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历年福建厦门市高考最高分状元信息,以及福建高考一分一段表数据信...查看更多
十一、福建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2023(历年福建高考状元名单)

历史类状元是来自泉州五中的郭奕凯,他以总分696分摘得桂冠。物理类状元是福州一中的黄嘉润,他以总分703分的成绩夺魁。一、福建高考状元是谁2022年历史类状元是来自泉州五中的郭奕凯,他以总分696分摘得桂冠。物理类状元是福州一中的黄嘉润,他以总分703分的成绩夺魁。二、历年福建高考状元名单1、福建2022年高考状元福建省2022年高考文科状元是来自泉州五中的郭奕凯,总分696分;福建2022年高考...查看更多
三、3年福建高考634分物理录取的大学名单有哪些
| 序号 | 大学名称 | 性质 | 年份 | 科目/批次 | 省份 | 最低数 | 位次 |
|---|---|---|---|---|---|---|---|
| 1 |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5 | 1325 |
| 2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7 | 3225 |
| 3 | 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4 | 3658 |
| 4 | 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5 | 1325 |
| 5 | 同济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6 | 2137 |
| 6 | 同济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8 | 1950 |
| 7 | 同济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9 | 1852 |
| 8 | 同济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1 | 1685 |
| 9 |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9 | 2962 |
| 10 |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0 | 2843 |
| 11 |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选考政治)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2 | 2592 |
| 12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13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4 | 3658 |
| 14 | 武汉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0 | 1771 |
| 15 | 武汉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4 | 1395 |
| 16 | 南开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4 | 2367 |
| 17 | 南开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7 | 2044 |
| 18 |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1 | 1685 |
| 19 |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4 | 1395 |
| 20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21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8 | 3083 |
| 22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7 | 2044 |
| 23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地理))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7 | 2044 |
| 24 | 上海财经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7 | 3225 |
| 25 |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2 | 3979 |
| 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1 | 1685 |
| 27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3 | 1482 |
| 28 |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1 | 4148 |
| 29 |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6 | 1241 |
| 30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8 | 1950 |
| 31 |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2 | 2592 |
| 32 |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8 | 1950 |
| 33 |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1 | 1685 |
| 34 | 厦门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19 | 4478 |
| 35 | 厦门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19 | 4478 |
| 36 | 厦门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4307 |
| 37 | 厦门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4307 |
| 38 | 厦门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39 | 厦门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40 | 天津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41 | 天津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4 | 3658 |
| 42 | 东南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6 | 2137 |
| 43 | 北京邮电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6 | 3375 |
| 44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4307 |
| 45 | 中山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5 | 3511 |
| 46 | 中山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8 | 3083 |
| 47 | 中山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2 | 2592 |
| 48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19 | 4478 |
| 49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50 |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7 | 3225 |
| 51 | 中央财经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52 | 四川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4307 |
| 53 | 四川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2 | 3979 |
| 54 | 四川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55 | 山东大学(物理+选考化学且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6 | 2137 |
| 56 | 中南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1 | 4148 |
| 57 | 中南大学(物理+选考化学且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58 | 吉林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4 | 2367 |
| 59 |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3822 |
| 60 | 天津医科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2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4307 |
| 61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5 | 4148 |
| 62 | 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3 | 2951 |
| 63 | 同济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2 | 1939 |
| 64 | 同济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6 | 1559 |
| 65 | 同济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8 | 1392 |
| 66 |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6 | 2582 |
| 67 |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1 | 2036 |
| 68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4517 |
| 69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9 | 3514 |
| 70 | 武汉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5 | 4148 |
| 71 | 武汉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8 | 2341 |
| 72 | 武汉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2 | 1939 |
| 73 | 南开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0 | 2133 |
| 74 | 南开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3 | 1848 |
| 75 |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3 | 1848 |
| 76 |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9 | 1314 |
| 77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3 | 2951 |
| 78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6 | 2582 |
| 79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地理))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0 | 2133 |
| 80 |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1 | 2036 |
| 81 | 上海财经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2 | 1939 |
| 82 |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5 | 4148 |
| 83 |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0 | 2133 |
| 8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8 | 3667 |
| 8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8 | 3667 |
| 86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7 | 1470 |
| 87 |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8 | 1392 |
| 88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9 | 2225 |
| 89 |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3 | 2951 |
| 90 |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1 | 2036 |
| 91 |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2 | 1939 |
| 92 |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5 | 1653 |
| 93 | 厦门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5039 |
| 94 | 厦门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1 | 4859 |
| 95 | 厦门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4 | 4324 |
| 96 | 厦门大学(物理+选考政治)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5 | 4148 |
| 97 | 厦门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7 | 3822 |
| 98 | 厦门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8 | 3667 |
| 99 | 厦门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9 | 3514 |
| 100 | 天津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6 | 3977 |
| 101 | 天津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9 | 3514 |
| 102 | 天津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1 | 3235 |
| 103 | 东南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6 | 2582 |
| 104 | 北京邮电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2 | 3090 |
| 105 | 中国政法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1 | 3235 |
| 10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9 | 3514 |
| 107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4 | 4324 |
| 108 | 中山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4 | 2810 |
| 109 | 中山大学(物理+选考化学且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44 | 1751 |
| 110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4517 |
| 111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4517 |
| 112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9 | 3514 |
| 113 |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5039 |
| 114 |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9 | 3514 |
| 115 | 中央财经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2 | 3090 |
| 116 | 四川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5039 |
| 117 | 四川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4517 |
| 118 | 四川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4517 |
| 119 | 上海外国语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19 | 5246 |
| 120 | 首都医科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3 | 2951 |
| 121 | 山东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5039 |
| 122 | 山东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2 | 4673 |
| 123 | 山东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4 | 4324 |
| 124 | 山东大学(物理+选考化学且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6 | 2582 |
| 125 | 中南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0 | 5039 |
| 126 | 中南大学(物理+选考化学且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37 | 2452 |
| 127 | 湖南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1 | 4859 |
| 128 | 重庆大学(物理+选考化学)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19 | 5246 |
| 129 | 重庆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1 | 4859 |
| 13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3 | 4517 |
| 131 |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19 | 5246 |
| 132 |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公办 | 2021 | 物理/本科 | 福建 | 622 | 4673 |
高考志愿填报五大误区
对高考生而言,高考志愿如何填,上哪所大学、读什么专业,是我们人生决策当中的紧要处,是重要的一步,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子们一生的道路。同时,高考志愿不但关系到考生能否被理想院校和专业录取,而且关系到普通高校对人才的合理选拔和培养的问题。
高考志愿事关重要,但在我们的调查和实际工作中却发现经常存在这样五大方面的误区:
1、盲目追热门专业。
关于这一点,央视新闻曾经做过一期针对高考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7%的学生选择了当年热门的,比如说经济呀、金融等专业;有40%的学生选择的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热门专业看似光鲜,但是各位朋友要知道,当年选择的热门专业,在你就业的时候,可能因为市场因素的变化,它就变成了冷门的专业。
早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当中就指出:法学、生物、计算机等报考的热门专业,连年就业爆冷;地矿、交通等工科专业的就业率与薪资却持续走高。所以说,热门专业它不等于永远的热门,热门的专业也并不等于就业前景就一定理想。
我们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需要的是指引方向的指南针,而不应该是告诉我们冷热的温度计。
2、一心上名校。
也可以理解为重学校,轻专业。对于这部分人,他们认为,只要学校选的好,学什么专业不重要。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曾经做过一期调查,数据显示,具有这种想法的考生占到65.5%,只有34.5%的考生选择了我首先要选理想的专业。
北京青年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位学生——周浩,以青海省理科第五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生物学院。然而不到两年时间,周浩经过一番周折,毅然决然地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校學習数控专业。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当初志愿填报的时候,老师和家长都觉得这样的高分不上名校可惜了,于是周浩听从了父母老师的建议,选择上名校,但换来的确是自己學習中的痛苦。当他转学数控专业后,记者采访他时,周浩表示自己不后悔,而且很庆幸自己现在的选择。1、盲目追热专业。
3、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
多数的高中生朋友由于时忙于学业,或者是获取消息的渠道比较少,很少思考职业的未来,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知之甚少。因此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往往缺乏一定的主见,就把希望寄托于自己最信任的老师、家长的身上,盲目的听从他们的意见,忽略了自身的兴趣、发展方向,还有能力的考量。
但是,老师、学长,还有家长,他所掌握的信息,对于志愿填报来说,也不一定完整和准确,最关键的是不见得适合于你。所以,盲目的听从这些人的建议,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发现所学的专业并不是适合自己的。
4、分数一分不浪费。
就是分尽其用,这样做的结果比较容易发生高分落榜现象。
我们在这里建议考生和家长,我们最大程度的发挥分数作用,但一定要预留出合理的分数空间。
5、不看招生目录、章程等官方文件。
考生和家长不看招生目录、招生章程等官方招录文件,一团黑的胡乱填报志愿的现象,在信息发达的现在,还很普遍。
我们在升学指导测验公众台,每年高考季都会举办专家答疑活动,但我们同时发现了很多关于政策类的提问,如提前批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行志愿、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能不能同时报考、本科和专科可不可以同时报考、眼睛视能不能报考军校等一系列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总会告诉考生,去仔细阅读一下本省的招考政策吧。
高招政策,最主要的是通过省考试院官方网站了解,同时还可以到想要报考的高校网站上查看。其实,这些内容都写的非常清楚,是每一个经历高考志愿填报的学生和家长需要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