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是多少 附2022-2019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3-08-24 17:02:06 来源:中考助手网 www.zhongkaohelp.com今天有几位同学问钟老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如果重庆的考生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需要多少分,为此钟老师帮大家整理了最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的历年录取数据,包含最低位次排名、最低分和招生录取人数等关键信息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最低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
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的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中从,我们可以看到最低分大约在577分至620分,录取位次在11425 至6307区间,重庆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425名;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218名;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761名;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外合作)在重庆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572名;
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307名;
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474名;
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2022-2018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完整数据表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2 | 重庆 | - | 物理 | 本科 | 577 | 11425 | 82 |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1 | 重庆 | - | 物理 | 本科 | 622 | 8218 | 76 |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0 | 重庆 | - | 理科 | 本一 | 607 | 6761 | 65 |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9 | 重庆 | - | 理科 | 本一 | 598 | 10572 | 2 |
2019 | 重庆 | - | 理科 | 本一 | 616 | 6307 | 56 |
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8 | 重庆 | - | 理科 | 本一 | 620 | 6474 | 56 |
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最新介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69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学校跨越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学校现设有18个学院和189个科研机构,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