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考助手网>>云南高考分数线>>正文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是多少 附2022-2019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3-12-22 23:25:29 来源:中考助手网 www.zhongkaohelp.com

今天有几位同学问钟老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如果云南的考生报考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最低需要多少分,为此钟老师帮大家整理了最全的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的历年录取数据,包含最低位次排名、最低分和招生录取人数等关键信息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是多少 附2022-2019最低分

一、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最低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

从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的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中从,我们可以看到最低分大约在309分至367分,录取位次在154152 至106209区间,云南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1、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0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4152名;

2、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51130名;

3、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9221名;

4、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3390名;

5、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5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6296名;

6、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6209名;

二、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2022-2018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完整数据表

1、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云南 理科 专科 309 154152 30
2021 云南 文科 专科 362 113390 30

2、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云南 理科 专科 311 151130 6
2020 云南 文科 专科 351 116296 4

3、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云南 理科 专科 360 129221 3
2019 云南 文科 专科 367 106209 2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2023对比排名分数线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2023对比排名分数线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2023对比排名分数线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七台河职业学院哪个好 2023对比排名分数线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哪个好 2023对比排名分数线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2023对比排名分数线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和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2023对比排名分数线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和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2023对比排名分数线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和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2023对比排名分数线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2023对比排名分数线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2023对比排名分数线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2023对比排名分数线

三、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最新介绍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一所具有33年办学历史的高职院校,位于淮南市国庆西路199号,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1200余亩(含山南新校区规划用地),校舍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教职工4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120余人,正教授8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教坛新秀12人、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1个,淮南市“舜耕英才”2人,淮南市“文化名家”培养对象2人。馆藏图书32万册,中外文图书资料1000余种;实验仪器设备价值7000余万元。设置六系(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建筑与化学工程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三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基础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二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工作部),开设73个专业,在校生近7000人。学院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发展“一专多能”,把创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