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高考530到540分左右理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能上什么学校)
更新时间:2023-10-27 23:11:01 来源:中考助手网 www.zhongkaohelp.com内蒙古高考530到540分左右理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选大学之前需要考虑什么?不同分数段的考生应该如何选学校和专业?报考前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对未来就业的预期做出总体规划,本文孙老师把内蒙古高考530到540分左右理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的数据信息整理给大家,具体2023年的这个分数考生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查询今年可以上的所有大学。
一、内蒙古高考530到540分理科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学
根据内蒙古高考招生考试网站最新公布的历年数据,大家可以知道内蒙古高考理科530到540分能上的大学名单具体有中央财经大学(B)、深圳大学、兰州大学(B)、武汉理工大学(中外合作)、西北政法大学、北京林业大学(B)、西南大学、西南大学(B)、云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
二、内蒙古高考530到540分理科能上什么学校名单一览表
序号 | 大学名称 | 办学性质 | 年份 | 科目 | 省份 | 最低分数 | 最低位次 | 批次 |
---|---|---|---|---|---|---|---|---|
1 | 中央财经大学(B)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3 | 7727 | 本一B |
2 | 深圳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6 | 8232 | 本一A |
3 | 兰州大学(B)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1 | 8923 | 本一B |
4 | 武汉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3 | 8645 | 本一A |
5 | 西北政法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8 | 7935 | 本一A |
6 | 北京林业大学(B)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2 | 11133 | 本一B |
7 | 西南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8 | 6978 | 本一A |
8 | 西南大学(B)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1 | 8777 | 本一B |
9 | 云南大学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7 | 10310 | 本一A |
10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7 | 7119 | 本一A |
三、近三年内蒙古高考530到540分理科可以上的大学名单
1、2022年内蒙古高考理科530到540分数可以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 大学名称 | 办学性质 | 年份 | 科目 | 省份 | 最低分数 | 最低位次 | 批次 |
---|---|---|---|---|---|---|---|---|
1 | 华东师范大学(B)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3 | 7727 | 本一B |
2 | 东南大学(B)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8 | 6978 | 本一B |
3 | 中央财经大学(B)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3 | 7727 | 本一B |
4 | 中国传媒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3 | 7727 | 本一A |
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B)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7 | 7119 | 本一B |
6 | 大连理工大学(B)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6 | 7266 | 本一B |
7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3 | 7727 | 本一A |
8 | 深圳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2 | 7895 | 本一A |
9 | 武汉理工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2 | 7895 | 本一A |
10 | 武汉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3 | 7727 | 本一A |
11 | 北京工业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3 | 7727 | 本一A |
12 | 东华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7 | 7119 | 本一A |
13 | 中国药科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40 | 6657 | 本一A |
14 | 西南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8 | 6978 | 本一A |
15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7 | 7119 | 本一A |
16 | 海南大学(软件类) | 公办 | 2022 | 理科 | 内蒙古 | 535 | 7420 | 本一A |
2、2021年内蒙古高考理科530到540分数可以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 大学名称 | 办学性质 | 年份 | 科目 | 省份 | 最低分数 | 最低位次 | 批次 |
---|---|---|---|---|---|---|---|---|
1 | 华东政法大学(B)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40 | 7523 | 本一B |
2 | 吉林大学(B)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40 | 7663 | 本一B |
3 | 中国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3 | 8645 | 本一A |
4 | 南京师范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2 | 8776 | 本一A |
5 | 中国海洋大学(B)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40 | 7523 | 本一B |
6 | 深圳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6 | 8232 | 本一A |
7 | 兰州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7 | 8071 | 本一A |
8 | 兰州大学(B)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1 | 8923 | 本一B |
9 | 华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0 | 9071 | 本一A |
10 | 武汉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3 | 8645 | 本一A |
11 | 武汉理工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40 | 7663 | 本一A |
12 | 西南交通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40 | 7663 | 本一A |
13 | 西南交通大学(B)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40 | 7523 | 本一B |
14 | 西北政法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8 | 7935 | 本一A |
15 | 西南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8 | 7935 | 本一A |
16 | 西南大学(B)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1 | 8777 | 本一B |
17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公办 | 2021 | 理科 | 内蒙古 | 536 | 8072 | 本一A |
3、2020年内蒙古高考理科530到540分数可以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 大学名称 | 办学性质 | 年份 | 科目 | 省份 | 最低分数 | 最低位次 | 批次 |
---|---|---|---|---|---|---|---|---|
1 | 华南理工大学(B)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8 | 10140 | 本一B |
2 | 中国传媒大学(B)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2 | 11133 | 本一B |
3 | 华东政法大学(B)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6 | 10465 | 本一B |
4 | 吉林大学(B)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1 | 11314 | 本一B |
5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B)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9 | 9962 | 本一B |
6 | 华东理工大学(B)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40 | 9805 | 本一B |
7 | 天津医科大学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40 | 9805 | 本一A |
8 | 陕西师范大学(B)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7 | 10310 | 本一B |
9 | 西南交通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5 | 10614 | 本一A |
10 | 西北政法大学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5 | 10614 | 本一A |
11 | 东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9 | 9962 | 本一A |
12 | 哈尔滨工程大学(B)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3 | 10930 | 本一B |
13 | 北京林业大学(B)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2 | 11133 | 本一B |
1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0 | 11470 | 本一A |
1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B)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7 | 10310 | 本一B |
16 | 云南大学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7 | 10310 | 本一A |
17 | 南昌大学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1 | 11314 | 本一A |
18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B)(预科)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3 | 10930 | 本一B |
19 | 上海理工大学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40 | 9805 | 本一A |
20 | 上海电力大学 | 公办 | 2020 | 理科 | 内蒙古 | 535 | 10614 | 本一A |
四、2023年内蒙古高考530到540分左右理科可以报考院校名单简介
1、兰州大学(B)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学校按照
2、东北师范大学
巍巍东师,根溯延安。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本溪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7月定址于长春。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9月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入选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两区办学,专业合理。学校现有自由校区和净月校区。全日制在校学生26997人,专任教师1671人,其中教授511人,副教授645人。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81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
3、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的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在上海浦江之滨创建沪江大学。1928年,刘湛恩担任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学校全面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相关系科调整至华东各大学校,同时在沪江大学校址创办上海工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上海机械学院(1960—1994年)、华东工业大学(1994—1996年)。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开设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2年,中法政府在德文医工学堂的原址上合办中法国立工学院。抗战胜利后,与由重庆迁沪的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合并,成立国立上海高级
4、海南大学(软件类)
海南大学是于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学校秉承“海纳百川 大道致远”的校训,弘扬“自强敬业 厚德弘毅”的校风。2008年12月,经国家批准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设行列,先后获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建设支持; 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做出“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同年,海南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 “部省合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序。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并称“热作两院”(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科教领域的“双子星”。“两院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