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物理638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公办本科大学
更新时间:2024-01-17 18:08:29 来源:中考助手网 www.zhongkaohelp.com今年新高考物理638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公办本科大学,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尤为重要,本文考试助手网梁老师整理了最新的高考物理638分录取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及具体录取分数,考生在择校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家庭条件、自己所在省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一、高考物理638分数可以上哪些公办本科大学
新高考考638分物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具体名单有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武汉大学、上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
二、三年新高考物理638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汇总表
| 序号 | 大学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 | 最低分数 | 最低位次 |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 院校类型 |
|---|---|---|---|---|---|---|---|---|
| 1 | 华中科技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628 | 3626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2 | 北京理工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628 | 3626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3 | 华东师范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628 | 3083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4 | 中山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628 | 3083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5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湖北 | 2022 | 物理 | 628 | 2696 | 公办/本科 | 医药 |
| 6 | 浙江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628 | 2696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7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广东 | 2022 | 物理 | 628 | 7231 | 公办/本科 | 财经 |
| 8 | 北京师范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629 | 2962 | 公办/本科 | 师范 |
| 9 | 中国人民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629 | 256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10 | 同济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629 | 256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11 | 同济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629 | 256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12 | 北京邮电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629 | 2275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13 | 北京理工大学 | 广东 | 2022 | 物理 | 629 | 7099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14 | 中山大学 | 广东 | 2022 | 物理 | 629 | 704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15 | 中央财经大学 | 广东 | 2022 | 物理 | 629 | 7117 | 公办/本科 | 财经 |
| 16 | 华中科技大学 | 重庆 | 2022 | 物理 | 629 | 193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17 | 同济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630 | 320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18 | 华东师范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630 | 320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19 | 北京师范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630 | 2843 | 公办/本科 | 师范 |
| 20 | 四川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630 | 2447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21 | 中国人民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630 | 2157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22 | 北京师范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630 | 2157 | 公办/本科 | 师范 |
| 23 | 北京师范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630 | 2157 | 公办/本科 | 师范 |
| 24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广东 | 2022 | 物理 | 630 | 651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25 |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 广东 | 2022 | 物理 | 630 | 6556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26 | 武汉大学 | 河北 | 2022 | 物理 | 631 | 2418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2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辽宁 | 2022 | 物理 | 631 | 317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28 | 上海大学 | 辽宁 | 2022 | 物理 | 631 | 323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2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631 | 300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30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江苏 | 2022 | 物理 | 631 | 300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31 | 东南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631 | 300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32 | 浙江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631 | 2043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33 | 北京理工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631 | 2043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34 | 华南理工大学 | 河北 | 2021 | 物理 | 628 | 4860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35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河北 | 2021 | 物理 | 628 | 4860 | 公办/本科 | 语言 |
| 36 | 南京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628 | 184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3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福建 | 2021 | 物理 | 628 | 3667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3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福建 | 2021 | 物理 | 628 | 3667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39 | 厦门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628 | 3667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40 |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8 | 699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41 | 西安交通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8 | 699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42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8 | 6992 | 公办/本科 | 语言 |
| 43 | 山东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8 | 699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44 | 中南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8 | 699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45 | 湖南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8 | 699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4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8 | 699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47 | 天津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628 | 420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48 | 华南理工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628 | 420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49 | 中央财经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28 | 8985 | 公办/本科 | 财经 |
| 50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福建 | 2021 | 物理 | 629 | 351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51 | 厦门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629 | 351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52 | 天津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629 | 351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53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629 | 3514 | 公办/本科 | 财经 |
| 54 | 华南理工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629 | 351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55 | 西北工业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629 | 351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56 |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9 | 671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57 | 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9 | 6715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58 | 西北工业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9 | 6715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59 | 四川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9 | 671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60 | 山东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9 | 671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61 | 重庆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9 | 671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62 | 重庆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9 | 671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63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29 | 6715 | 公办/本科 | 财经,政法 |
| 64 | 武汉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629 | 403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65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29 | 8343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66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29 | 854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67 | 天津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29 | 834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68 | 天津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29 | 8588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69 | 中山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29 | 833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70 | 四川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29 | 8448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71 | 吉林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29 | 8418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72 | 华中师范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29 | 8569 | 公办/本科 | 师范 |
| 73 | 中国传媒大学 | 重庆 | 2021 | 物理 | 629 | 6632 | 公办/本科 | 语言 |
| 74 | 中南大学 | 辽宁 | 2021 | 物理 | 630 | 4616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7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辽宁 | 2021 | 物理 | 630 | 4607 | 公办/本科 | 财经,政法 |
| 76 |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30 | 6466 | 公办/本科 | 师范 |
| 77 | 南开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30 | 6466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78 |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30 | 6466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79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30 | 6466 | 公办/本科 | 语言 |
| 80 | 天津医科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30 | 6466 | 公办/本科 | 医药 |
| 81 | 华东师范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630 | 3858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82 | 北京理工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630 | 3858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83 | 天津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630 | 3858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84 | 华南理工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630 | 3858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8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30 | 8243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86 | 厦门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30 | 8077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87 | 厦门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30 | 8029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88 | 厦门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30 | 816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89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630 | 8087 | 公办/本科 | 语言 |
| 90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河北 | 2021 | 物理 | 631 | 428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91 | 天津大学 | 河北 | 2021 | 物理 | 631 | 4285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92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河北 | 2021 | 物理 | 631 | 4285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93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江苏 | 2021 | 物理 | 631 | 1512 | 公办/本科 | 医药 |
| 94 | 天津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631 | 3235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95 | 中国政法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631 | 3235 | 公办/本科 | 政法 |
| 96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31 | 6239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97 | 首都医科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631 | 6239 | 公办/本科 | 医药 |
| 98 | 武汉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631 | 3678 | 公办/本科 | 综合 |
| 99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湖南 | 2021 | 物理 | 631 | 3678 | 公办/本科 | 理工 |
| 100 |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 湖南 | 2021 | 物理 | 631 | 3678 | 公办/本科 | 理工 |
三、高考638分物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简介
1、上海外国语大学简介: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年12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上外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历史承传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中国同龄,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63年列入教育部全国重点大学。1985
2、中央财经大学简介: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台首批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长期以来,学校秉持“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4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学校总占地面积1027165方米,其
3、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07年9月,2009年9月6日举行首届全日制学生开学典礼。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高层次、国际化教学研究机构,致力于建设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华东地区的教学科研基地、国际合作台、高端培训中心、创新研发园区。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主要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金融硕士(风险管理方向)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此外还招收博士研究生。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法国KEDGE商学院、法国巴黎第四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交往密切,并办有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金融硕士”项目为代表的各类国际合作项目。2012年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设立苏州校区并组建管委会,全面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中法学院、丝路学院、苏州世纪明德文化科技园有限公司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中国
4、中国传媒大学简介: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坐落于北京古运河畔,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之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46.37万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方米。办学67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进入*,学校党委励精图治,以系统化思维改革创新,以全新理念对学校进行战略性综合布局,统筹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学校面貌、师生风貌焕然一新。学校坚持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华北大学工学院、云南大学、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并经过两次调整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愿景目标。 年来,学校着力提升办学境界和格局,大力促进空天信融合发展的学科态势,持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