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考物理602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公办本科大学
更新时间:2025-03-29 10:40:42 来源:中考助手网 www.zhongkaohelp.com今年新高考物理602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公办本科大学,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尤为重要,本文考试助手网梁老师整理了最新的高考物理602分录取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及具体录取分数,考生在择校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家庭条件、自己所在省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一、高考物理602分数可以上哪些公办本科大学
新高考考602分物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具体名单有北京化工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江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华南师范大学等。
二、近三年新高考物理602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汇总表
序号 | 大学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 | 最低分数 | 最低位次 |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 院校类型 |
---|---|---|---|---|---|---|---|---|
1 | 北京化工大学 | 河北 | 2022 | 物理 | 592 | 13125 | 公办/本科 | 理工 |
2 | 暨南大学 | 辽宁 | 2022 | 物理 | 592 | 11399 | 公办/本科 | 综合 |
3 | 东华大学 | 辽宁 | 2022 | 物理 | 592 | 11390 | 公办/本科 | 综合 |
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辽宁 | 2022 | 物理 | 592 | 11495 | 公办/本科 | 理工 |
5 | 上海电力大学 | 辽宁 | 2022 | 物理 | 592 | 11325 | 公办/本科 | 理工 |
6 | 北京林业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592 | 18698 | 公办/本科 | 农林 |
7 | 西南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592 | 18698 | 公办/本科 | 综合 |
8 | 南方医科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592 | 18698 | 公办/本科 | 医药 |
9 | 苏州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92 | 1082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10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92 | 1082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11 | 河海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92 | 1082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12 | 江南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92 | 1056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13 | 湖南师范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92 | 10822 | 公办/本科 | 师范 |
14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92 | 10822 | 公办/本科 | 医药 |
1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92 | 10436 | 公办/本科 | 理工 |
16 | 中山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92 | 10436 | 公办/本科 | 综合 |
17 | 华东政法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92 | 10436 | 公办/本科 | 政法 |
18 | 中国海洋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92 | 10436 | 公办/本科 | 综合 |
19 | 中国海洋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92 | 10436 | 公办/本科 | 综合 |
20 | 深圳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92 | 10436 | 公办/本科 | 综合 |
21 | 暨南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92 | 10436 | 公办/本科 | 综合 |
22 | 四川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92 | 10861 | 公办/本科 | 综合 |
23 | 中南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92 | 10861 | 公办/本科 | 综合 |
24 | 湖南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92 | 10861 | 公办/本科 | 综合 |
25 | 华东政法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92 | 10861 | 公办/本科 | 政法 |
26 | 苏州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92 | 10861 | 公办/本科 | 综合 |
27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92 | 10861 | 公办/本科 | 理工 |
28 | 西南交通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92 | 10861 | 公办/本科 | 理工 |
29 | 北京化工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92 | 10861 | 公办/本科 | 理工 |
30 | 云南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92 | 1049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31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92 | 10861 | 公办/本科 | 理工 |
32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广东 | 2022 | 物理 | 592 | 27995 | 公办/本科 | 理工 |
33 | 苏州大学 | 广东 | 2022 | 物理 | 592 | 27297 | 公办/本科 | 综合 |
34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东 | 2022 | 物理 | 592 | 27760 | 公办/本科 | 师范 |
35 | 武汉理工大学 | 广东 | 2022 | 物理 | 592 | 2752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36 | 湖南师范大学 | 广东 | 2022 | 物理 | 592 | 27543 | 公办/本科 | 师范 |
37 | 郑州大学 | 广东 | 2022 | 物理 | 592 | 27371 | 公办/本科 | 综合 |
38 | 北京林业大学 | 广东 | 2022 | 物理 | 592 | 27746 | 公办/本科 | 农林 |
39 | 合肥工业大学 | 广东 | 2022 | 物理 | 592 | 27518 | 公办/本科 | 理工 |
4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广东 | 2022 | 物理 | 592 | 27604 | 公办/本科 | 农林 |
4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广东 | 2022 | 物理 | 592 | 27492 | 公办/本科 | 农林 |
4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河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6998 | 公办/本科 | 理工 |
43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辽宁 | 2021 | 物理 | 592 | 12311 | 公办/本科 | 理工 |
44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92 | 1121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45 |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92 | 1121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46 | 中国海洋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92 | 1121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47 | 中国海洋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92 | 1121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48 | 河海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92 | 1121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49 | 西北工业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92 | 12178 | 公办/本科 | 理工 |
50 | 华东理工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92 | 12178 | 公办/本科 | 理工 |
51 | 兰州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92 | 12178 | 公办/本科 | 综合 |
52 | 首都师范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92 | 12178 | 公办/本科 | 综合,师范 |
53 | 江南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92 | 12178 | 公办/本科 | 综合 |
54 | 西北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92 | 12178 | 公办/本科 | 综合 |
55 | 福州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92 | 12178 | 公办/本科 | 理工 |
56 | 南昌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92 | 12178 | 公办/本科 | 综合 |
57 | 南京邮电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92 | 12178 | 公办/本科 | 综合 |
58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92 | 12178 | 公办/本科 | 财经 |
59 | 中国海洋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60 | 暨南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61 | 陕西师范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综合,师范 |
62 | 东华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63 | 东华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64 | 北京语言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语言 |
65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66 | 福州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67 | 福州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68 | 南昌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69 | 长安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70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语言 |
71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医药 |
72 | 重庆邮电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73 | 广西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74 | 海南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75 | 海南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76 | 温州医科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医药 |
77 | 南京工业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78 | 广东医科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医药 |
79 | 延边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80 | 江苏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92 | 1974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81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师范 |
82 | 南京师范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综合,师范 |
83 | 西南交通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理工 |
84 | 东北师范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师范 |
85 | 西北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综合 |
86 | 西北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综合 |
87 | 西北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综合 |
88 | 西北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综合 |
89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师范 |
90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师范 |
91 | 云南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综合 |
92 | 云南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综合 |
93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医药 |
94 | 南京审计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财经 |
95 | 河北工业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理工 |
96 | 河北工业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92 | 15150 | 公办/本科 | 理工 |
97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广东 | 2021 | 物理 | 592 | 28948 | 公办/本科 | 理工 |
98 | 中国海洋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592 | 29049 | 公办/本科 | 综合 |
99 | 西南交通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592 | 29441 | 公办/本科 | 理工 |
100 | 北京语言大学 | 广东 | 2021 | 物理 | 592 | 29167 | 公办/本科 | 语言 |
三、高考602分物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简介
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简介: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威海校区创建于1984年,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她的诞生,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她的成长,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校区现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置37个本科招生专业,可在24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18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可在17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后,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国际学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14600余人,国际学生近400人,博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教职工近1300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
2、兰州大学简介:"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学校按照
3、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基础为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晋级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单位。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办学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精诚济世“的校训和“崇德远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笃学精业”的大学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有三元里和大学城两个校区,占地1355亩,建筑面积78万多平方米。专任教师1608人,其中正高职称503人,副高职称513人,有一批以国医大师禤国维、周岱翰为代表的
4、南京师范大学简介: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金陵大学,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
5、南京审计大学简介: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学校创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1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三部一省”共建高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在38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审计事业的初心不改,遵循“特色、质量、国际化”办学理念,践行“诚信、求是、笃学、致公”校训精神,筚路蓝缕,风雨传薪,业已发展成为审计人才培养的摇篮、审计科学研究的基地、审计事业发展的智库和审计国际交流的窗口。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1.8万余名;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85人,具有博士学位731人,研究生导师273人;拥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中共审计署党校、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