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考物理581分左右分能上哪些大学
更新时间:2025-03-31 11:33:56 来源:中考助手网 www.zhongkaohelp.com今年新高考物理581分能上哪些大学,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尤为重要,本文考试助手网梁老师整理了最新的高考物理581分录取的大学名单及具体录取分数,考生在择校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家庭条件、自己所在省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一、高考物理581分能上哪些大学
新高考考物理581分能上的大学具体名单有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天津财经大学、云南大学、河海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四川美术学院、西北大学、郑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南昌大学、辽宁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
二、近三年新高考物理58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汇总表
序号 | 大学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 | 最低分数 | 最低位次 |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 院校类型 |
---|---|---|---|---|---|---|---|---|
1 |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 河北 | 2022 | 物理 | 571 | 2463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2 | 北京体育大学 | 河北 | 2022 | 物理 | 571 | 24634 | 公办/本科 | 体育 |
3 | 天津财经大学 | 河北 | 2022 | 物理 | 571 | 24634 | 公办/本科 | 财经 |
4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河北 | 2022 | 物理 | 571 | 24634 | 公办/本科 | 语言 |
5 | 云南大学 | 辽宁 | 2022 | 物理 | 571 | 17627 | 公办/本科 | 综合 |
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2022 | 物理 | 571 | 17546 | 公办/本科 | 理工 |
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辽宁 | 2022 | 物理 | 571 | 17757 | 公办/本科 | 理工 |
8 | 上海政法学院 | 辽宁 | 2022 | 物理 | 571 | 17743 | 公办/本科 | 政法 |
9 | 温州医科大学 | 辽宁 | 2022 | 物理 | 571 | 17592 | 公办/本科 | 医药 |
10 | 河海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571 | 34807 | 公办/本科 | 理工 |
11 | 四川农业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571 | 34807 | 公办/本科 | 农林 |
12 | 山东师范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571 | 34807 | 公办/本科 | 综合,师范 |
13 | 上海海洋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571 | 34807 | 公办/本科 | 农林 |
14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571 | 34807 | 公办/本科 | 语言 |
15 | 陆军工程大学 | 江苏 | 2022 | 物理 | 571 | 34807 | 公办/本科 | 军事 |
16 | 厦门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71 | 17799 | 公办/本科 | 综合 |
17 | 北京体育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71 | 17799 | 公办/本科 | 体育 |
18 | 东北财经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71 | 17430 | 公办/本科 | 财经 |
19 | 广州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71 | 17799 | 公办/本科 | 综合 |
20 | 天津工业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71 | 17799 | 公办/本科 | 理工 |
21 | 东北林业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71 | 17799 | 公办/本科 | 农林 |
22 | 广东工业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71 | 17799 | 公办/本科 | 理工 |
23 | 南京林业大学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71 | 17799 | 公办/本科 | 农林 |
24 | 四川美术学院 | 福建 | 2022 | 物理 | 571 | 17799 | 公办/本科 | 艺术 |
25 | 武汉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26 | 上海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27 | 北京工业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00 | 公办/本科 | 理工 |
28 | 西北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29 | 郑州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30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3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32 | 南昌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29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33 | 大连海事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34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35 | 华中农业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农林 |
36 | 南京农业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农林 |
37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38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医药 |
39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40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4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42 | 辽宁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综合 |
43 | 浙江师范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师范 |
44 | 长沙理工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45 | 昆明医科大学 | 湖北 | 2022 | 物理 | 571 | 18754 | 公办/本科 | 医药 |
46 | 吉林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71 | 19693 | 公办/本科 | 综合 |
47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71 | 19693 | 公办/本科 | 理工 |
48 | 南京师范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71 | 19693 | 公办/本科 | 综合,师范 |
49 | 陕西师范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71 | 19693 | 公办/本科 | 综合,师范 |
50 | 东北师范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71 | 19693 | 公办/本科 | 师范 |
51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71 | 19693 | 公办/本科 | 师范 |
52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71 | 19693 | 公办/本科 | 师范 |
53 | 北京林业大学 | 湖南 | 2022 | 物理 | 571 | 19693 | 公办/本科 | 农林 |
54 | 广西大学 | 河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8818 | 公办/本科 | 综合 |
55 | 南京财经大学 | 河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8818 | 公办/本科 | 财经 |
56 | 武汉科技大学 | 河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8818 | 公办/本科 | 理工 |
57 | 北京建筑大学 | 河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8818 | 公办/本科 | 理工 |
58 | 广东财经大学 | 河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8818 | 公办/本科 | 财经 |
59 | 吉林大学 | 辽宁 | 2021 | 物理 | 571 | 18183 | 公办/本科 | 综合 |
60 | 北京体育大学 | 辽宁 | 2021 | 物理 | 571 | 18142 | 公办/本科 | 体育 |
61 | 温州医科大学 | 辽宁 | 2021 | 物理 | 571 | 18138 | 公办/本科 | 医药 |
62 | 中国计量大学 | 辽宁 | 2021 | 物理 | 571 | 18124 | 公办/本科 | 理工 |
63 | 中国农业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71 | 22337 | 公办/本科 | 农林 |
64 | 首都师范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71 | 22337 | 公办/本科 | 综合,师范 |
65 | 河海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71 | 22337 | 公办/本科 | 理工 |
66 | 郑州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71 | 22337 | 公办/本科 | 综合 |
67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71 | 22337 | 公办/本科 | 农林 |
68 | 福州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71 | 22337 | 公办/本科 | 理工 |
69 | 南昌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71 | 22337 | 公办/本科 | 综合 |
70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71 | 22337 | 公办/本科 | 综合 |
71 | 浙江师范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71 | 22337 | 公办/本科 | 师范 |
72 | 温州医科大学 | 江苏 | 2021 | 物理 | 571 | 22337 | 公办/本科 | 医药 |
73 | 河海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71 | 19820 | 公办/本科 | 理工 |
74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71 | 19820 | 公办/本科 | 综合 |
75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71 | 19820 | 公办/本科 | 医药 |
76 | 天津师范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71 | 19820 | 公办/本科 | 综合,师范 |
77 | 东北林业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71 | 19820 | 公办/本科 | 农林 |
78 | 杭州师范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71 | 19820 | 公办/本科 | 师范 |
79 | 西安理工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71 | 19820 | 公办/本科 | 理工 |
80 | 东北农业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71 | 19820 | 公办/本科 | 农林 |
81 | 北京工商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71 | 19820 | 公办/本科 | 财经 |
82 | 宁夏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71 | 19820 | 公办/本科 | 综合 |
83 | 江西师范大学 | 福建 | 2021 | 物理 | 571 | 19820 | 公办/本科 | 师范 |
84 | 大连医科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医药 |
85 | 贵州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86 | 上海海事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87 | 四川师范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师范 |
88 | 北京工商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财经 |
89 | 山东师范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综合,师范 |
90 | 延边大学(国家专项)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91 | 青海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92 | 安徽财经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财经 |
93 | 南通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94 | 重庆工商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95 | 中南民族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综合 |
96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97 | 青岛科技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98 | 东北电力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99 | 华东交通大学 | 湖北 | 2021 | 物理 | 571 | 29752 | 公办/本科 | 理工 |
100 | 东北大学 | 湖南 | 2021 | 物理 | 571 | 25655 | 公办/本科 | 理工 |
三、高考581分物理能上的大学名单简介
1、浙江师范大学简介: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现由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20个学院(含独立学院)组成。浙江师范大学坚持**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提升特色、提升效益”为主线,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弘扬“务实、求实、扎实”育人传统,实施“特色化、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化”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浙江
2、西安理工大学简介: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0年7月,学校成为工信部、陕西省共建高校。学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成立于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两校的办学历史分别可以追溯至1919年由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创办的北平市公立商业补习学校和1937年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水利组)。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94年,学校经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管理体制调整为中央与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2年,陕西省批准西安仪表工业学校整体并入西安理工大学。学校以1949年人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简介: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追溯学校历史,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隶属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
4、大连医科大学(国家专项)简介: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1949年并入大连大学,称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撤销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独立。1969年大连医学院举校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建立遵义医学院。1978年在大连市原址复办,仍称大连医学院。1994年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和哲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占地面积1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2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66.8亿元,设备总值26.7亿元。实体藏书285.3万册,电子馆藏172.68万册,数据库资源59种。现有二级单位50个,其中,教学、科研单位23个、管理部门20个、教辅部门6个,独立学院1个。现有附属医院27所,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4所。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建设
5、延边大学(国家专项)简介: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现设有22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237人,其中专任教师1,37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6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31人,具有副高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