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甘肃招生计划人数 2024年招生专业代码

更新时间:2024-12-10 10:10:48 来源:中考助手网 www.zhongkaohelp.com

南京师范大学在甘肃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和招生规定等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今天吴老师先向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的南京师范大学在甘肃的招生计划和人数,希望大家在报考南京师范大学时作为参考!

南京师范大学甘肃招生计划人数 2024年招生专业代码

一、南京师范大学在甘肃招生计划和人数数据整理

1、南京师范大学在甘肃的法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2、南京师范大学在甘肃的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基地班)、信息与计算科学))招生人数为2人;

3、南京师范大学在甘肃的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师范、英才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招生人数为3人;

4、南京师范大学在甘肃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5、南京师范大学在甘肃的古典文献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6、南京师范大学在甘肃的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招生人数为3人;

二、南京师范大学在甘肃高考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2023参考

1、2022年南京师范大学在甘肃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经济学 甘肃 2022 / 本一 AM 3 - 理科
金融学 甘肃 2022 / 本一 AN 2 - 理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甘肃 2022 / 本一 AO 3 - 理科
法学 甘肃 2022 / 本一 AP 2 - 理科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基地班)、信息与计算科学)) 甘肃 2022 / 本一 AQ 2 - 理科
化学类 ((化学(师范、非师范)、应用化学)) 甘肃 2022 / 本一 AR 3 - 理科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师范、英才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甘肃 2022 / 本一 AS 3 - 理科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甘肃 2022 / 本一 AT 3 - 理科
应用心理学 甘肃 2022 / 本一 AU 2 - 理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甘肃 2022 / 本一 AV 2 - 理科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甘肃 2022 / 本一 AW 3 - 理科
人工智能 甘肃 2022 / 本一 AX 2 - 理科
自动化 甘肃 2022 / 本一 AY 3 - 理科
生物工程 甘肃 2022 / 本一 AZ 3 - 理科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甘肃 2022 / 本一 B1 2 - 理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 甘肃 2022 / 本一 B2 2 - 理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甘肃 2022 / 本一 AF 2 - 文科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非师范)) 甘肃 2022 / 本一 AG 3 - 文科
小学教育 ((师范)) 甘肃 2022 / 本一 AH 4 - 文科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国家文科基地)、秘书学)) 甘肃 2022 / 本一 AI 2 - 文科
古典文献学 甘肃 2022 / 本一 AJ 2 - 文科
历史学类 ((历史学(师范、非师范)、文物与博物馆学)) 甘肃 2022 / 本一 AK 2 - 文科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甘肃 2022 / 本一 AL 3 - 文科

2、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在甘肃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经济学 甘肃 2021 / 本一 AK 3 - 理科
金融学 甘肃 2021 / 本一 AL 2 - 理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甘肃 2021 / 本一 AM 3 - 理科
法学 甘肃 2021 / 本一 AN 2 - 理科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基地班)、信息与计算科学)) 甘肃 2021 / 本一 AO 2 - 理科
化学类 ((化学(师范、非师范)、应用化学)) 甘肃 2021 / 本一 AP 5 - 理科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师范、英才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甘肃 2021 / 本一 AQ 3 - 理科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甘肃 2021 / 本一 AR 3 - 理科
应用心理学 甘肃 2021 / 本一 AS 2 - 理科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甘肃 2021 / 本一 AT 3 - 理科
人工智能 甘肃 2021 / 本一 AU 2 - 理科
自动化 甘肃 2021 / 本一 AV 3 - 理科
生物工程 甘肃 2021 / 本一 AW 3 - 理科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甘肃 2021 / 本一 AX 2 - 理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 甘肃 2021 / 本一 AY 2 - 理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甘肃 2021 / 本一 AD 2 - 文科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非师范)) 甘肃 2021 / 本一 AE 3 - 文科
小学教育 ((师范)) 甘肃 2021 / 本一 AF 4 - 文科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国家文科基地)、秘书学)) 甘肃 2021 / 本一 AG 2 - 文科
古典文献学 甘肃 2021 / 本一 AH 2 - 文科
历史学类 ((历史学(师范、非师范)、文物与博物馆学)) 甘肃 2021 / 本一 AI 2 - 文科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甘肃 2021 / 本一 AJ 3 - 文科

3、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在甘肃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经济学 甘肃 2020 / 本一 AN 2 - 文科
金融学 甘肃 2020 / 本一 AO 2 - 文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甘肃 2020 / 本一 AP 3 - 文科
法学 甘肃 2020 / 本一 AQ 3 - 文科
学前教育 ((师范)) 甘肃 2020 / 本一 AR 2 - 文科
英语 ((招英语考生)) 甘肃 2020 / 本一 AS 3 - 文科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师范、英才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甘肃 2020 / 本一 AT 3 - 文科
应用心理学 甘肃 2020 / 本一 AU 2 - 文科
经济学 甘肃 2020 / 本一 AV 3 - 理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甘肃 2020 / 本一 AW 3 - 理科
法学 甘肃 2020 / 本一 AX 2 - 理科
英语 ((双外语)(招英语考生)) 甘肃 2020 / 本一 AY 2 - 理科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基地班)、信息与计算科学)) 甘肃 2020 / 本一 AZ 2 - 理科
物理学 ((师范、非师范)) 甘肃 2020 / 本一 B1 4 - 理科
化学类 ((化学(师范、非师范)、应用化学)) 甘肃 2020 / 本一 B2 3 - 理科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甘肃 2020 / 本一 B3 3 - 理科
统计学 甘肃 2020 / 本一 B4 3 - 理科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甘肃 2020 / 本一 B5 3 - 理科
自动化 甘肃 2020 / 本一 B6 2 - 理科
生物工程 甘肃 2020 / 本一 B7 5 - 理科
会计学 甘肃 2020 / 本一 B8 3 - 理科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汉口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成都锦城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西招生计划人数 2024年招生专业代码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三江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三、南京师范大学的师资力量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金陵大学,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李瑞清、江谦、柳诒徵、郭秉文、李叔同、张士一、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孟宪承、杨贤江、徐悲鸿、高觉敷、罗家伦、潘玉良、张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陈邦杰、陈洪、吴作人、李旭旦、孙望等诸多蜚声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