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四川招生计划人数 2024年招生专业代码

更新时间:2025-03-20 09:14:36 来源:中考助手网 www.zhongkaohelp.com

浙江师范大学在四川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和招生规定等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今天吴老师先向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的浙江师范大学在四川的招生计划和人数,希望大家在报考浙江师范大学时作为参考!

浙江师范大学四川招生计划人数 2024年招生专业代码

一、浙江师范大学在四川招生计划和人数数据整理

1、浙江师范大学在四川的城乡规划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2、浙江师范大学在四川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3、浙江师范大学在四川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4、浙江师范大学在四川的法学类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5、浙江师范大学在四川的历史学(师范)招生人数为2人;

6、浙江师范大学在四川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范,要求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110分)招生人数为3人;

二、浙江师范大学在四川高考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2023参考

1、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在四川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经济与贸易类 ((包含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川 2022 / 本一 07 2 - 理科
法学类 ((包含专业: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法学)) 四川 2022 / 本一 15 2 - 理科
应用心理学 (师范) 四川 2022 / 本一 22 2 - 理科
学前教育 (师范) 四川 2022 / 本一 23 2 - 理科
汉语言文学 (师范) 四川 2022 / 本一 28 2 - 理科
外国语言文学类 (要求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120分。) 四川 2022 / 本一 30 2 - 理科
计算机类 ((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四川 2022 / 本一 45 4 - 理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四川 2022 / 本一 47 2 - 理科
电子信息类 ((包含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四川 2022 / 本一 54 5 - 理科
药学 四川 2022 / 本一 63 3 - 理科
城乡规划 四川 2022 / 本一 69 4 - 理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四川 2022 / 本一 70 3 - 理科
交通运输 四川 2022 / 本一 74 5 - 理科
智能制造工程 四川 2022 / 本一 76 3 - 理科
工商管理类 四川 2022 / 本一 06 4 - 文科
经济与贸易类 四川 2022 / 本一 07 3 - 文科
法学类 四川 2022 / 本一 15 3 - 文科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 四川 2022 / 本一 19 3 - 文科
小学教育 (师范) 四川 2022 / 本一 20 2 - 文科
学前教育 (师范) 四川 2022 / 本一 23 3 - 文科
特殊教育 (师范) 四川 2022 / 本一 24 3 - 文科
历史学 (师范) 四川 2022 / 本一 29 2 - 文科
外国语言文学类 (要求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120分。) 四川 2022 / 本一 30 2 - 文科
汉语国际教育 (师范,要求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四川 2022 / 本一 78 3 - 文科

2、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在四川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工商管理类 ((包含专业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四川 2021 / 本一 04 4 - 文科
经济与贸易类 ((包含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川 2021 / 本一 05 3 - 文科
法学类 ((包含专业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法学)) 四川 2021 / 本一 06 4 - 文科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 四川 2021 / 本一 07 3 - 文科
小学教育 ((师范)) 四川 2021 / 本一 08 2 - 文科
历史学 ((师范)) 四川 2021 / 本一 17 2 - 文科
外国语言文学类 ((包含专业英语(师范)、翻译、日语)(专业备注要求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20分)) 四川 2021 / 本一 18 2 - 文科
汉语国际教育 ((师范)(专业备注要求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10分)) 四川 2021 / 本一 41 3 - 文科
特殊教育 ((师范)(杭州校区)) 四川 2021 / 本一 45 3 - 文科
学前教育 ((师范)(杭州校区)) 四川 2021 / 本一 A7 3 - 文科
经济与贸易类 ((包含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川 2021 / 本一 05 2 - 理科
法学类 ((包含专业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法学)) 四川 2021 / 本一 06 4 - 理科
汉语言文学 ((师范)) 四川 2021 / 本一 16 2 - 理科
外国语言文学类 ((包含专业英语(师范)、翻译、日语)(专业备注要求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20分)) 四川 2021 / 本一 18 2 - 理科
数学类 ((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及其应用))) 四川 2021 / 本一 29 2 - 理科
计算机类 ((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四川 2021 / 本一 30 4 - 理科
电子信息类 ((包含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四川 2021 / 本一 33 5 - 理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四川 2021 / 本一 38 3 - 理科
机械类 ((包含专业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 四川 2021 / 本一 39 5 - 理科
交通运输 四川 2021 / 本一 40 5 - 理科
小学教育 ((师范)) 四川 2021 / 本一 43 2 - 理科
应用心理学 ((师范)) 四川 2021 / 本一 M3 4 - 理科

3、2020年浙江师范大学在四川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法学类 ((包含专业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法学)) 四川 2020 / 本一 06 4 - 文科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 四川 2020 / 本一 07 3 - 文科
应用心理学 ((师范)) 四川 2020 / 本一 10 4 - 文科
历史学 ((师范)) 四川 2020 / 本一 16 2 - 文科
外国语言文学类 ((包含专业英语(师范)、翻译、日语)(专业备注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20分)) 四川 2020 / 本一 17 4 - 文科
工商管理类 ((包含专业: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四川 2020 / 本一 04 4 - 理科
经济与贸易类 ((包含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川 2020 / 本一 05 5 - 理科
法学类 ((包含专业: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法学)) 四川 2020 / 本一 06 5 - 理科
特殊教育 ((师范)(杭州校区)) 四川 2020 / 本一 12 5 - 理科
数学类 ((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及其应用))) 四川 2020 / 本一 27 4 - 理科
计算机类 ((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四川 2020 / 本一 28 4 - 理科
电子信息类 ((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四川 2020 / 本一 31 4 - 理科
机械类 ((包含专业: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工业设计)) 四川 2020 / 本一 37 13 - 理科
交通运输 ((现代轨道与智慧交通)) 四川 2020 / 本一 38 5 - 理科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和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和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银川科技学院和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全国排名怎么样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和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浙江师范大学吉林招生计划人数 2024年招生专业代码
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是多少 附2022-2019最低分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和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和北京城市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和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和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和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哪个好 2024对比排名分数线

三、浙江师范大学的师资力量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现由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20个学院(含独立学院)组成。浙江师范大学坚持**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提升特色、提升效益”为主线,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弘扬“务实、求实、扎实”育人传统,实施“特色化、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化”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浙江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举措,努力建设特色浙师、和谐浙师、美丽浙师、活力浙师、幸福浙师,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办学概况(数据截至2021年9月)人